瑞芳員山子分洪開挖史

2016.09.27 | 13:03 PM    作者 │ 鄭維棕    報導地點 │ 新北市 瑞芳    瀏覽次數 │ 23,003 檢舉文章

%e5%93%a1%e5%b1%b1%e5%ad%90%e5%88%86%e6%b4%aa%e6%b0%b4%e5%88%a9%e7%bd%b22016-09-27

員山子分洪完成後,進水口分洪開鑿內徑12公尺、長度2,483.5公尺引水隧道,可導引1,310秒立方公尺水量引入東海,使基隆河自侯硐介壽橋以下河段可達200年重現期距之防洪保護標準。(圖為水利署2016年9月27日梅姬颱風11點時,流入分洪道的直播畫面)



文 / 鄭維棕

1987年(民國76年)10月琳恩颱風帶來豪雨,造成大台北遭受嚴重的水患侵襲。因此,政府開始規劃在瑞芳的明燈路附近的員山子,計畫築一條超過二公里的分洪。經濟部在2000年(民國89年)4月完成了「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規劃總報告(草案)」及「基隆河整體治理方案」,行政院並於2000年11月舉辦「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簡報會議後裁示推動員山子分洪計畫工作,並從2001年核定員山子分洪工程計畫,從2002年編列特別預算新台幣316億餘元推動「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


%e5%93%a1%e5%b1%b1%e5%ad%90%e5%88%86%e6%b4%aa

2002年9月9日,為解決大台北淹水問題的員山子分洪開挖,時任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的郭瑤琪(左二)、台北縣副縣長吳澤成(左四),到員山子分洪現場舉行會勘。(圖片 / 鄭維棕)



 員山子分洪推動過程,也是一波三折,在李登輝時代,這個草案雖然逐步在做,但因為後續的二十年,並沒有發生嚴重的颱風災難,因此進行得相當緩慢。


 其後,汐止陸續發生十年的淹水,台北市也在象神和納莉颱風時,遭受空前的淹水大難。包括臺北市政府、所有的地下捷運站、火車站等,全部被大水淹沒,因此,治水之聲大起,讓員山子分洪成為地方政府和各民意代表極力推動的重大治水方案。


廖學廣(右二)利用朝野政黨的矛盾關係,獨排眾議,使用非常的手段在立法院強渡關山通過「基隆河整治特別條例」,讓基隆河的整治成為臺灣史上唯一一條編列特別預算整治的河川。


 其中尤以淹水災害最為嚴重的汐止,當時,擔任立法委員的前汐止鎮長廖學廣,在阿扁上任後,獨排眾議,以強力阻攔法案進行的杯葛行為,要求行政院必須通過其立法的「基隆河特別整治條例」,要求政府編列特別預算六百億元,整治已經如同洪水猛獸的基隆河,並要求必須加速員山子分洪的興建計畫,趕緊完成員山子分洪,以解決瑞芳、汐止、台北市等整個大台北的淹水問題。


%e5%93%a1%e5%b1%b1%e5%ad%90%e5%88%86%e6%b4%aa-1

員山子分洪舉行開挖,前方不遠處即是分洪道所在位置。(照片 / 鄭維棕)



 這條法案,在立法院朝野政黨的角力下,無黨籍的廖學廣透過朝野兩黨差距些微的微妙關係,以強力的杯葛手段,逼使朝野讓此「特別法案」強渡關山,也開啟員山子分洪正式啟動開挖。並由時任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的郭瑤琪和擔任台北縣長蘇貞昌左右手的台北縣副縣長吳澤成到員山子分洪舉行開挖儀式。


 員山子分洪完成後,進水口分洪開鑿內徑12公尺、長度2,483.5公尺引水隧道,可導引1,310秒立方公尺水量引入東海,使基隆河自侯硐介壽橋以下河段可達200年重現期距之防洪保護標準,全部工程並於2005年7月竣工。員山子分洪道可將基隆河81%洪水,分流入東海,是亞洲最大分洪道。


 而這個分洪道完成後,在颱風時,可以有效的將基隆河洪水導入東海,確保基隆河下游的北北基地區超過800萬人口免於水患的衝擊。


文章贊助累積金額:NT$0

回應

我要贊助

好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新聞編號
272
新聞標題
瑞芳員山子分洪開挖史
記 者

贊助者資料填寫

姓 名
手 機
E-mail
贊助金額
取消